1月17日,《楚天都市报》以题为《黄梅一家三代数十载,接力黄梅戏理论研究不言弃》报道我校校友一家三代接力黄梅戏理论研究的故事。
原文如下:
黄梅一家三代数十载,接力黄梅戏理论研究不言弃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付志林 通讯员吴俊
“爷爷啊!小丹花了18年时间完成了您的遗愿,今天专程从省城回来向您交卷了.....”13日,从武汉赶回黄梅老家的桂也丹站在祖父桂遇秋的墓前,热泪盈眶地哭诉着,并将自己刚刚出版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与《风雪黄梅路》两部文字作品化为灰烬,遥寄哀思。
桂遇秋:一生走在研究黄梅戏的路上 临终留遗愿
1934年出生的桂遇秋一生痴迷黄梅戏理论研究,是国家二级编剧,黄梅戏史论研究学者。自建国初至20世纪90年代,为追寻黄梅戏流播发展的漫长曲折轨迹,他先后踏遍了鄂、赣、皖、浙、闽、湘、豫7省56个县市的相关城镇和乡村,摸遍了黄梅县所有乡镇,和老艺人、老“文化”、老戏迷们朝夕相处,“亲密”接触。
老人生前奔走在探访的路上,奔走在学习的路上。他查阅了所到的各省地市县的通志、府志、县志及文献资料2500余册,选读了宋元以来的野史、文人笔记、诗词、民间文学及解放后的戏曲期刊2000余册,研读了传奇杂剧、黄梅戏与花鼓诸腔的传统剧目700余个。
为了黄梅戏,老人倾其所有,倾其一生。50年间,他自费抢救、挖掘、搜集黄梅戏传统剧目305本、出,其中有20多个剧目为稀世孤本,共计600余万字。1990年至1999年,结集出版了共480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结束了几百年来历代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没有印刷版本的历史,完整系统地反映了黄梅戏发源地传统剧目的基本状况,具有较强的艺术和史料价值。1988年10月,国家文化部等三部委给他颁发了嘉奖证书,他的功绩也被《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海内外30余部辞书收录。
1999年12月,老人与世长辞,临终将子孙唤到床前,留下遗愿“把我没有做完的事做完……”
桂靖雷、桂也丹:父子接力终了老人愿
长期跟随桂遇秋先生从事黄梅戏理论研究工作的儿子桂靖雷,他非常清楚父亲所说的这“没有做完的事”。那就是接力完成110个黄梅戏传统小戏的整理、校勘工作,为桂家近500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画一个句号;对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历史渊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考证;依据400余名黄梅戏及花鼓诸腔民间艺人的血泪生涯素材,创作完成一部反映黄梅戏艺人血泪生涯的长篇小说《风雪黄梅路》。
老人的这一句嘱咐,成为了桂家子孙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从此,桂遇秋先生的嘱咐声经常在他们耳边回响。
桂也丹高中毕业后,桂靖雷将全部精力转移到了父亲“没做完的事情”上。整整花了三年时间,他在父亲原书的基础上,对《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进行充实、勘校,将110个黄梅戏传统小戏全部收纳其中,并结集出版。
从此,接力棒也就传递给了桂也丹。
“继承爷爷的事业,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高中毕业桂也丹选择进入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进入高校,课余时间他便全身心学习中国戏曲历史和基本知识,在校四年,黄梅戏理论研究就是他的“女友”。
寒来暑往,三载付出,五易其稿。2005年,还是大三学生的桂也丹依据祖父50年间搜集的资料,终于完成了历经半世纪艰辛、凝集三代人心血的30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先后有60余家媒体相继报道,被业界誉称为湖北80后黄梅戏理论研究第一人。2005年12月,学院授予他科研创作特等奖。
2008年春天,桂也丹离开家乡来到武汉就业,10年间,他从未放弃黄梅戏的理论研究。在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的帮助下,在武汉15个平方米的出租房里,他对《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和修改,定名为《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并在日前出版发行。而此时,他撰写的以反映黄梅戏曲艰辛传承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在《今古传奇》2018年首期发表,该作品是首届湖北省长篇小说重点扶持计划中标选题。
桂也丹:一路泥泞一路歌,我会一直走下去
桂家子孙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延续了前辈的艺术生命,完成了前辈的临终遗愿。正是他们的坚守,黄梅戏曲文化才得以薪火相传,才会后继有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脉动不止的乡愁,生生不息的守望,也是中华戏曲“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基石。
“虽然此前中央、省市媒体对我们一家的传承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但我们不是为名而为”桂也丹说,“桂家从事黄梅戏传承与研究远不止我们祖孙三代,这是我们家族的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甚至后代的责任,我们一直会坚持下去。”
据悉,桂也丹现在是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毕业后一直在非戏曲研究领域工作,他只能挤出时间来继承“祖业”,黄梅戏理论研究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精神财富,他说,“尽管我现在不是专业的黄梅戏理论工作者,但为复兴传统文化,无论有多大困难,我都会铭记祖父的嘱咐,继续前辈的遗愿。”
桂也丹和父亲还想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复兴不是一路阳光、一路坦途、一路欢歌,甚至是一路风雨、一路泥泞、一路荆棘,希望有更多的人和力量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承担复兴与传承重担。
“一路泥泞,但我相信一路也有歌声相伴,一直走下去是我也是我们桂家不会改变的路”,桂也丹最后充满信心的对记者说,“黄梅戏明天会在,永远会在。”
链接:专家评《风雪黄梅路》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博士余庆华:
“打一个连环紧锁住,一头锁住你,一头锁住我”,“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赏不够黄州美景花烂漫,听不够赤壁江水拨琴弦”……黄梅戏的世界里有情趣十足的生活逸事,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有闲适旖旎的自然风光。
而今,我们再次从《风雪黄梅路》的字里行间感受到黄梅戏艺术的巨大魅力——黄梅戏与文字结合即是唱本,是文辞;黄梅戏与人生结缘便是情怀,是传奇。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人公及其家人的遭遇与萍水相逢者的帮衬令故事的节奏更富张力。这不是一场以奇幻人生之旅为噱头支撑起的虚幻想象。“打背供”“打连厢”“作场”“迈腔”“窑神传说”等戏曲术语和创作故事在文中大量出现,《逃水荒》《山伯访友》《蔡鸣凤辞店》等黄梅戏著名唱段信手拈来,足以显示出作者丰厚的戏曲艺术储备和涵养。故事中何仙姐一家人包括其丈夫对她投身黄梅戏事业的支持与鼓励非常令人感动;其中也写到许多与创作有关的情节,包括多次修稿剧本,要求更加通俗易懂;名师惜才严格教养的师风等,凡此种种,读来不难想像,这确实是从艺人员工作学习的真实写照,他们在浮华尘世中仍然葆有一颗对艺术的坚毅与赤子之心,是值得敬畏的。
《今古传奇》主编毛爱红:
《风雪黄梅路》一文在整体架构、情节设置、人物刻画、语言文字等方面都较成熟,主要有如下可取之处:
1、题材新颖独特。乍看标题,以为讲述的是黄梅戏的曲折发展轨迹;细品内容,展现的却是感人撼人的黄梅名伶的艰辛奋斗历程。此作将专业领域的人与事,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娓娓道来,这在近几年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2、脉络泾渭分明。“黄梅戏”只是一个引子或曰切入点,全文主要以黄梅戏名伶何仙姐从爱戏、学戏、演戏、入戏、传戏等脉络单线发展,贯穿始终,巧妙演绎,折射了何仙姐浪迹梨园、浸淫江湖而历经曲折的传奇多舛命运。
3、人物形象丰满。纵观全文,黄梅戏名伶何仙姐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追求艺术不畏险阻、面对淫威不惧权贵、保持贞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对驼背丈夫不离不弃、妇唱夫随、重情重义等,可谓德艺双馨。
4、厚重的历史感。此作将鄂东黄梅戏艺人历经坎坷的传奇故事置于清嘉庆年间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中,通过人物的命运见证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有一定的历史沧桑感。
5、弘扬传统文化。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鄂东独特的戏曲文化,其中的剧目、台词、唱法、做功等,在此作中都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堪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奇葩。作者据此选材,旨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也让作品的立意以小见大,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链接:
http://www.ctdsb.net/html/2018/0117/hubei133064.html?from=groupmessage